截止于2014年上半年,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面向省内外承接民族药、中药的各类研究项目、中试实验、技术检测、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对外合作、协同创新等服务工作,先后承接了我省80多家制药企业的各类技术服务100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中药提取、制剂生产、中试工艺验证、质量标准提升、药物有效性、安全性评价、药品原辅料检测等技术问题,形成了具有省内领先水平、规模较大、相对集中且科学配套的中药民族药现代化技术服务机构。
目前工程中心建有符合药品生产GMP标准的中试实验室、民族药与中药质量规范化研究技术平台、贵阳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并配备有超临界萃取装置、真空均质乳匀机、喷雾干燥机、冷冻干燥机、微波真空干燥机、万能粉碎机、沸腾制粒包衣机、滴丸机、多冲压片机等制药机械,重点开展制药过程中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技术研究以及先进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单元关键工艺参数优化和产业化适用性研究,提高关键生产单元的可控性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均一性。近年来,完成了“荭叶心通软胶囊”、“珍珠滴丸”、“紫金透骨喷雾剂” 、“莲菊感冒胶囊”等新药工艺参数的产业化验证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四季草颗粒”等上市品种的生产工艺优化,并帮助企业完成中药提取、制剂生产、中试工艺验证等工程化技术服务100余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例如帮助贵州景峰制药有限公司完成其产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安全性评价及生产工艺关键技术优化,实现了产品主要原料丹参提取物的自主产业化生产,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使产品产值从2009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9.8亿元,累积新增产值20.6亿元,实现利税5.7亿元,研究成果“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技术成果转化”获得了2013年度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同时,工程中心多名研究人员受聘成为了企业科技特派员,近年来为我省多家制药企业解决了其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中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名,为提升我省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